以绿色发展推进资源格局重构

发布时间: 2020-07-01 点击数量:0  来源: 中国矿业网

 不久前出炉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不仅给公众展示出一幅新形势下西部大开发的崭新蓝图,也为新时代地质工作打开了一扇通向广阔天地的大门。

  西部,是自然资源的宝库。20年前,我国吹响了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全国各地的地质工作者,不远千里万里来到高山峡谷、沙漠戈壁、茫茫草原,为西部建设挥洒汗水,贡献智慧和力量。此后,一座座矿山巍然屹立,为祖国工业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粮食”。
  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倡行,我国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进入缓行期和变革期,西部地区在能源矿产领域的地位似乎渐渐式微。其实,同东部地区一样,西部的矿业也正经历着一场蜕变——逐渐通过自主转型,进入绿色产业序列。这也为新形势下的矿业重振提供了可能。
  当前,疫情之下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风云变幻,我国的发展面临诸多挑战,除了经济增长受阻、居民就业受困,还有来自能源资源安全方面的巨大风险。此时,将西部地区作为我国发展的战略回旋空间,重新强调并调整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和节奏,凸显了西部在能源资源保障方面的地位。
  新格局,意味着全新目标和全新布局。
  在能源方面,资源勘查开发、运输通道建设、储备体系构建相辅相成。与以往相比,将更加突出优化能源供需结构和多层次战略储备:一是加强煤层气、干热岩、水电等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的资源供给和应用拓展;二是继续推进煤炭的清洁利用,优化煤炭生产与消费结构,推动煤炭的智能高效开采、分级分质梯级利用和产业升级示范;三是建设一批煤炭、石油、天然气生产基地和储备基地,应对国际市场长期视角下的不确定性。
  在非能源矿产方面,将更加紧扣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聚焦石墨、锂等与新材料密切相关的以及钾盐等国内存在巨大需求缺口的战略性矿产资源;更加注重理论支撑、科技含量提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应用;更加强调生态优先、绿色集约,以及东中西部的对接协同、互惠合作。
  细观《指导意见》,提振经济、富民惠民是总目标,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是主旋律。而推进西部大开发带给地质工作的,不仅有能源矿产资源领域的新机遇,还有来自国土空间规划、生态环境修复、旅游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等多方面的巨大需求。我们有理由相信,地质工作将成为推动国家重构资源格局、加速绿色发展、为民解难纾困的重要力量。(周飞飞)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