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全国油气资源评价方式转变
8月23日,“十三五”全国油气资源评价专家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通报了“十三五”全国油气资源评价工作进展情况,审定了“十三五”油气资源评价的六个技术要求。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十三五”全国油气资源评价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凌月明出席并讲话。
凌月明强调,开展“十三五”全国油气资源评价是一次油气资源领域的基本国情调查,是国土资源部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新理念和党中央关于能源革命要求的具体举措。本次资源评价要改变以往偏重“数量”的资源评价方式,按照“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和六统一(统一组织、统一思路、统一方法、统一标准、统一进度、统一发布)要求,准确、全面地掌握油气资源“家底”,为国家“十四五”发展规划提供基础资料,为国家制定能源战略、产业布局、资源管理、企业勘探开发提供科学支撑。
“十三五”全国油气资源评价工作有何侧重?凌月明提出要把握四个重点:一是要以科技进步为先导,落实“向地球深部进军”战略,围绕国土资源部科技创新“三深一土”战略部署,顺应全球油气勘探新趋势,重点开展深层、深水油气和天然气资源评价。二是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要求开展生态环境允许程度评价,防止在勘查开发中对生态环境造成损害。要认真吸取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污染问题的深刻教训,促进实现油气行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三是要更加注重经济可采性,充分考虑我国油气资源禀赋特点和油价因素,开展资源潜力的经济可采性评价,以便使政府更加准确掌握资源潜力。四是要把握国家政府层面评价与企业层面评价的关系。政府层面评价主要满足宏观规划管理,兼顾企业的勘探布局,既源于企业,又高于企业,要在国家统一的技术要求下,充分听取吸收石油公司和专家的意见,寻求评价标准的最大公约数,并逐步与国际相关标准接轨。凌月明还强调,要充分发挥专家作用,把好资源评价质量关。
会上,凌月明为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康玉柱、国土资源部原总工程师、国务院参事张洪涛,中国科学院院士贾承造、金之钧、郝芳,中国工程院院士胡文瑞、赵文智等专家委员会代表颁发了聘书。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延长石油、中联煤、中国地质调查局以及国土资源部有关司局、事业单位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据“十三五”全国油气资源评价组织实施单位——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主任谢承祥介绍,近期将重点开展三项工作:一是修改完善“十三五”全国油气资源评价技术要求,组织相关技术培训;二是抓紧开展资源评价工作,尤其是2017年要完成的深水油气资源评价工作任务,按期提交年度评价和研究成果;三是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第二次会议,协调调度资源评价工作,推进解决资源评价中出现的热点和难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