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道主郴州打造永不落幕的矿博会
矿博会在湖南已经连续举办四届,在郴州连续举办两届。从理论上说,矿博会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会展业的形态之一。会展业影响面广,关联度高,对相关产业的带动系数为1∶10,带动经济效益比为1∶9,其比例之高为任何其他形式经济活动所无法比拟。落到实处看,矿博会为郴州乃至湖南省带来了哪些影响和变化?东道主郴州将用哪些新的发展理念真正打造“永不落幕的矿博会”?记者近日就此采访了湖南省郴州市委书记易鹏飞。
记者:郴州已经成功举办两届矿博会,这为该市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哪些影响和变化?
易鹏飞:我们抢抓矿博会永久性落户郴州这一难得的历史性机遇,在国土资源部和湖南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办好办实每一届矿博会,做优做大精品会展业,郴州的美誉度逐年提升,影响力不断扩大。
办出了郴州水平。第三届矿博会,参观人数达38万人次,交易金额达16亿元,吸引了全球85个国家、300多个国际展商参展。第四届矿博会,采取“1+4”的布展方式,展览面积达13万平方米,共设置国际标准展位2300个,其中国际展位达500多个,比第三届增加了300多个;交易金额达17.6亿元,比第三届增加了1.6亿元。第三届、第四届矿博会的圆满成功,受到了广大参展商的好评,其影响力直追美国图森展、德国慕尼黑展。
办出了郴州特色。强化企业在会展经济中的运作支撑作用,积极探索“政府主导、协会承办、实体支撑、市场运作”的办展模式,推动会展经济市场化、电商化、国际化、产业化、实体化。
办出了郴州实效。第三届矿博会直接拉动郴州的酒店、餐饮、旅游、交通等消费达到3亿元;第四届矿博会共签约项目16个,签约总额达228亿元。通过矿博会,还直接推动了郴州会展经济、旅游经济、开放型经济协同发展,带动了郴州矿物宝石、现代物流、健康养老养生等产业发展。
记者:郴州享有“中国有色金属之乡”、“中国观赏石之城·矿物晶体之都”、“中国银都”、“微晶石墨之乡”等美称,那么矿物宝石相关产业发展情况如何?
易鹏飞:郴州是名副其实的“金玉郴州”和宝石王国。郴州的奇山秀水和独特的地理结构孕育了大量矿物宝石资源。全国近一半的矿物晶体产自郴州。郴州年产黄金近10吨,白银近9000吨。近年来,郴州又发现储量丰富的玉石资源,初步勘查发现的宝石资源有通天玉、七彩石、黄蜡石、青花石及各类矿物晶体等,资源潜力达200万吨。
我们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经济增长的第一支撑,明确发展有色金属、旅游文化、精品会展和矿物宝石、生态绿色、石墨及新材料五大重点产业,出台了促进宝石、石墨等产业转型发展的具体措施,力争到2020年,宝石产业销售收入达到300亿元,并以此带动郴州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
传统优势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国际矿产资源交易中心、矿物宝石产业园、南方石墨提纯等重大产业项目进展顺利,21家企业进入全省有色金属50强,有色金属产业成为全市首个千亿产业。
记者:以后矿博会的发展方向是什么?如何将这一“永不落幕的矿博会”做成世界一流会展?
易鹏飞:矿博会要从单纯博览向全产业链发展,强力推动会展与旅游、文化、体育、农业融合发展,做好“会展+”这篇大文章。
首先是拓展会展魅力,完善会展主办形式。主办方式将由郴州为主体开展各项会展活动,改变为由全省14个市州共同参展。通过这种模式,矿博会内容更加丰富,也将有利于提升整个湖南形象,对湖南、郴州旅游文化产业发展都能起到推动作用。
下一步,郴州将会把矿博会从单纯博览向矿物宝石的交易、建设、深加工以及矿物宝石产业链的方向进行发展,进一步提升会展水平和效果。
切实做好这一转变发展,具体措施有:通过建设石博园,进一步提升矿博会的内容和效果;打造矿物宝石产业园,将其和矿物宝石特色小镇有机结合,以产业为支持、以特色镇为载体,推进矿物宝石产业的发展;借助矿博会的影响,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引进“有实力、讲诚信、有成功案例、有专业团队”的好企业、好项目;加强园区建设,重点培育旅游文化产业、矿物宝石产业、健康养生养老产业、现代物流信息化产业,进一步提升矿博会对郴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