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锂价格接连破位底在何方?
9月12日~14日,碳酸锂期货价格大幅下跌,主力合约2401价格累计跌幅达到5.32%,碳酸锂现货价格下跌2.84%。整体而言,传统需求旺季“旺季不旺”,供应过剩使得碳酸锂价格再度大幅下跌。
自碳酸锂期货上市以来,主力合约价格相较于最初上市基准价已经下跌超过31.2%,电池级碳酸锂的现货均价跌幅约为34.55%。
新增锂产能数量可观
2021年—2022年,资金大量涌入锂资源项目,全球锂新增产能以超预期的速度增加。目前,锂资源项目的建设周期缩短至2~3年,导致多数项目于2023年—2024年集中投产。据上市公司年报和非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数据,2023年,我国碳酸锂产能约为96万吨,同比增加35万吨。
虽然目前碳酸锂价格已跌破外采矿成本线,但是锂供应未出现大幅减停产。据统计,9月份,除江西飞宇新能源有检修停产计划外,其他锂盐厂暂无减停产计划。上海有色网预计,在氢氧化锂库存量较多且需求增速不及预期的情况下,部分锂盐厂将氢氧化锂转产碳酸锂,碳酸锂过剩进一步加剧。资源供应方面,非洲部分矿山因为成本问题出现减产和停产,锂矿贸易商也因为持货成本和下游要价过低减少报价和出货量。目前,盛新锂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津巴布韦Sabi Star锂浮选厂已投入使用、中矿资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津巴布韦Bikita矿山首批锂辉石精矿粉也发运至中国,锂资源供给仍较为充足。
据SMM数据,8月份,我国碳酸锂月度总产量约为4.67万吨,同比增长56.16%,环比增长3.06%。其中,电池级碳酸锂产量约为2.82万吨,环比下降1.02%;工业级碳酸锂产量约为1.85万吨,环比增长10.01%。分原料来看,锂辉石使用量超过锂云母,锂辉石使用量约为28.8%,锂云母使用量约为27.76%,盐湖和回收均约为21.7%。
从长期来看,在碳酸锂价格下跌的趋势下,供应成本在成本线以上的项目将逐步减停产。8月份,受环保问题及利润下降影响,用锂云母生产的碳酸锂产量环比下降10.7%。从回收料来看,废旧电池价格跌幅有限,利润空间缩小,回收料加工企业开工意愿下降。综合而言,预计10—12月份回收料端锂产量将小幅下降,受季节性因素影响,盐湖提锂量也将有所下降。
“旺季不旺”格局显现
9月份,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排产环比增长8%,三元材料环比下降5%,“金九”的“旺季不旺”格局显现。
目前,我国动力电池行业正处于发展过热期的后半段。在经历了前期市场的快速扩张之后,动力电池开始供应过剩,资金也逐步回归理性投资,行业增速逐步下降至相对稳定的水平。目前,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仍处于上升区间,虽然动力电池出货量同比增速相较于2021年有所回落,但是目前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同比增速仍超过80%,我国的动力电池出货量同比增速约为110%。据EV Tank预测,2023年,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将达到1234GWh,同比增长约80%。据高工锂电预测,我国的动力电池出货量将达到907GWh,占全球出货量约为74%,同比增长约为90%。目前,我国新能源行业仍然处于上升区间,但是已逐步从发展过热期转向理性期,需求增速逐步回落可能成为未来趋势。
笔者统计,2022年10月和11月,动力电池产量和装机量下降,碳酸锂现货价格从近60万元/吨的价格大幅下跌,下跌至17.65万元/吨。目前,动力电池的产量、装机量和成品当月累计量仍处历史高位,按照8月份国内动力电池约30GWh来计算,动力电池月度累计量可供终端1个月的装机需求。在成品库存高位下,下游终端企业补库需求多为低价刚性需求采购为主。
今年1—8月份,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量分别为543.4万辆和537.4万辆,同比增长36.9%和39.2%。市场预计,今年我国新能源车销量将达到900万辆,所以,9—12月份,新能源汽车销量月复合增长率达到约3%,即可以实现上述目标。
目前,锂冶炼厂和下游库存对去库情况有分歧,但锂总体库存连续3个月累库,碳酸锂供应仍然处于过剩状态。9月7日当周,在现货价格接连走弱的情况下,下游企业出现低价采购、刚性补库行为,下游企业的碳酸锂库存小幅累积约500吨、冶炼厂库存去库约1460吨。
在动力电池库存逐步消化和碳酸锂现货价格下跌趋势之下,动力电池厂有望在10月份小幅补库。但考虑到目前动力电池成品库存仍处历史绝对高位,预计碳酸锂需求量将在10月份小幅增长,11月—12月份再次下降。
外采矿成本支撑“无效”
我国碳酸锂项目主要为自有矿项目和外采矿项目,其中,外采矿项目占比六成以上,该部分外采矿项目主要是通过进口锂辉石精矿和外采锂云母精矿进行冶炼生产,相比一体化项目来说,这些企业的生产成本要高很多。
目前,外采锂辉石精矿项目利润转为负值已经接近月余,外采锂云母精矿项目利润也已跌近绝对低位。自碳酸锂期货价格连续下跌开始,市场对于碳酸锂价格跌破外采矿项目成本的争论从未停止,但是外采矿项目成本并未对碳酸锂价格形成有效支撑。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一是因为我国多数拥有外采矿项目的企业同时拥有矿权或一体化项目,综合权益分红及一体化项目尚不足以让这些企业减停产。二是因为目前下游电池企业仍是锂产业链中话语权最强的环节,上游锂矿环节话语权也远强于中游,导致中游环节利润被进一步挤压。目前,中游产能低的企业已经部分出清,中游环节部分企业和上游锂矿企业签订长单或为其控股子公司,外采矿的成本“倒挂”很难使该部分企业减停产。三是市场对一体化项目成本的关注度远远高于外采矿项目成本,而我国低品位云母项目使一体化项目中成本最高,成本约为12万~15万元/吨,该价格被市场普遍认可为碳酸锂价格的第一个成本支撑位。展望后市,碳酸锂供应过剩格局难以发生大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