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贸试验区将开展更大程度压力测试
作为全国第一个自贸试验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下称“上海自贸试验区”)即将满“10岁”。10年的开拓与耕耘,上海自贸试验区从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到加强改革系统集成、完善开放制度体系,一大批标志性成果持续涌现。
9月15日,上海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委会主任朱芝松表示,上海将以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为契机,加强主动谋划和系统设计,开展更大程度压力测试,为扩大高水平开放破题,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探路,为推动高质量发展赋能。
示范引领作用不断凸显
据了解,国务院先后推出的七批向全国复制推广的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经验中,近一半为上海自贸试验区首创或同步先行先试。
朱芝松表示,上海自贸试验区及临港新片区的制度创新成果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第二,坚持要素市场化改革方向,增强全球资源要素配置能力;第三,加强政府自身改革,提升治理现代化水平;第四,聚焦产业发展所需创新制度供给,增强高质量发展新动力。
例如,为支持产业发展,上海自贸试验区率先开展集成电路监管创新试点;实施医疗器械注册人和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等制度,上市一类新药21个;深化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区内自动驾驶开放测试道路已超500公里,我国自主研发的东海大桥智能重卡项目开启“真无人”测试,成为全球最长的自动驾驶商业化运营场景。
数据显示,上海自贸试验区挂牌以来至2022年底,累计新设企业8.4万户,是前20年同一区域的2.35倍,累计新设外资项目14285个,累计外资注册资本1862.98亿美元。截至2022年底,上海自贸试验区累计实到外资586亿美元,约占上海同期30%。
“总体来看,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动力,示范引领作用不断凸显,区域发展能级全面跃升,服务国家战略能力显著增强。”朱芝松说。
四方面实施提升战略
下一步,上海要大力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积极开展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探索,形成更多引领性、标志性制度创新成果,打造更多高能级开放平台,壮大现代产业发展新动能,以高水平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阮青表示:“实施这一战略,关键词是‘提升’。结合上海实际,我们考虑要提升四个方面能力。”
一是着力提升国际规则衔接能力。全面对接CPTPP、DEPA等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聚焦贸易自由便利、扩大外资市场准入、数据跨境流动、“边境后”规则贯通等重点领域先行先试,不断丰富测试样本和试验内容,为各类经营主体投资创业营造良好环境。
二是着力提升全球要素资源配置能力。以进一步促进全球高端和新型要素在自贸试验区安全畅通流动为改革方向,围绕推进服务业高水平开放、提升经营主体全球运作水平、实施开放便利的人才政策等方面进行整体设计,更好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如加快推进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建设,完善交易中心系统功能、规则制度和配套政策,引进更多高能级油气贸易主体,持续扩大油气贸易人民币结算规模。
三是着力提升高端产业引领能力。瞄准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民用航空等重点产业发展的堵点难点问题,在支持全产业链融合升级、强化科技创新支撑保障、应用测试场景开放等领域加强制度集成创新,助力打造多个世界级前沿产业集群。
四是着力提升临港新片区差异化探索能力。围绕深化以“五自由一便利”为核心的制度型开放体系建设,提出一批符合国家战略需要、经营主体需求、区域定位特点的改革创新举措,打造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