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锂矿商首次拍卖1.5万吨锂辉石原矿
近日,澳大利亚锂矿商Core Lithium发布公告称,公司已完成首次锂辉石原矿的拍卖招标。此次拍卖以951美元/吨成交,共售出平均品位为1.4%的1.5万吨锂辉石原矿。该批矿石计划于2022年四季度从达尔文港发货。
此次锂辉石原矿的首次拍卖,将对以后的锂辉石的成交价格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意义。市场预计,本批锂原矿加工成碳酸锂的成本至少在40万元/吨,截至9月30日,电池级碳酸锂现货价格已经来到了52万/吨,同时,工业级碳酸锂现货价格为49.9万/吨。总的来说,这将进一步提高了2023年碳酸锂价格预期。
上游产品涨价,会进一步传导到中下游。在产业链方面,锂辉石与含锂盐湖卤水处于产业链的最上游,通过特殊的工艺提取成工业级碳酸锂,然后再制备成氢氧化锂,电池级碳酸锂以及氯化锂。最后,这三种产品根据市场需求再做成锂电池正极材料,金属锂,锂电池负极材料,电解液等。当前,中游企业还在承受着上游涨价的影响,一旦接近成本就会被动跟随。因为中游企业不跟随涨价,利润就会相应减少。
锂原料需求一直维持着供不应求,也是由于在新能源汽车等行业快速的发展过程中。2022年1-8月份,1-8月,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机量162.1GWh, 同比增长112.3%。 其中,三元电池累计装机量66.0GWh,占总装机量40.7%,同比增长61.1%;磷酸铁锂电池累计装机量95.9GWh,占总装机量59.2%,同比增长172.2%,呈现快速增长发展势头。这足以看出锂电池销量的火爆,但作为新能源整车企业来说,动力电池占整车成本50%-60%,中上游产品价格上涨,对整车企业的压力是巨大的,最后只能让消费者来承担。
当然对于锂价的不断上涨,相关部门也释放了相应的预期。9月中旬,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组织召开锂资源产业发展座谈会,其中会议强调,鼓励上下游企业通过签订长协等方式建立利益长期共享的协作关系。从“多开发、稳进口、减量化、促回收”等方面提出一揽子政策措施,协同各方加快国内资源开发利用,尽快形成供给能力。生产企业不得串通定价,不得严重背离成本定价,报价机构要规范报价,为稳定价格和预期、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发挥积极作用。未来一旦原料价格上涨影响到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的底线,相关部门有望将采取相关措施来稳定市场预期。
综合来说,当下宏观经济背景面临较大的不确定因素,越是这个时候,消费者越要考虑支出问题,尤其是汽车方面的支出更是如此。若是因为锂价不断上涨,导致新能源汽车售价不断抬升,最后超过了消费者的承受范围,自然其销量也会出现下滑。届时,新能源汽车行业将面临血雨腥风的行业洗牌与技术变革。
对于锂辉石原矿涨价与新能源汽车行业,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