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江苏省矿业协会
网站首页
综合新闻
要闻
图片新闻
矿业新闻
地质与找矿
活动与交流
简讯
百家论坛
会议报告
企业风采
绿色矿业
温泉之乡
党建活动
法制园地
法律
法规
规章
司法解释
规范性文件
案例
法律咨询
会员中心
矿协简介
矿协简介
协会章程
领导成员
组织机构
理事会成员
专业委员会
专家库
通知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国际矿业
土耳其:稀土找矿新发现的新闻解析
发布时间: 2022-07-13
点击数量:
0
来源: 中国矿业网
据土耳其能源和自然资源部近日消息,位于土耳其西北部的埃斯基谢希尔省(Eskişehir)贝伊利科瓦地区(Beylikova)发现6.94亿吨稀土,并称其为世界第二大稀土矿,仅次于中国8亿吨储量的白云鄂博(Bayanoba)稀土矿。土耳其能源和自然资源部部长Fatih Dönmez称,土耳其将开发此矿,计划年处理矿石57万吨,生产稀土氧化物1万吨。
此消息一出,被多国媒体转载报道,但这一“爆炸性新闻”在国际社会引发的关注似乎远没有国内热度高,而引发国内热烈讨论的大致有两点,一是该矿床储量到底如何?二是若真如报道所说,这是世界第二大稀土矿床,那么它的开发会对中国稀土“龙头地位”造成怎样的影响?
一、内涵贫瘠的稀土“新闻炸弹”引发质疑
作为在中亚西亚地区有着多年国际地学合作的专业地质调查团队,我们第一时间联系了合作方土耳其地质勘探总局(MTA),并查阅相关资料,对该报道进行了研究与核实。
首先,报道中提到的6.94亿吨稀土,未明确是矿石量、资源量、储量或其他。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公布的数据,2021年全球稀土资源总储量约为1.2亿吨,其中中国4,400万吨,越南、巴西、俄罗斯分别也都有超过2,000万吨的储量,四国合计占了全球总储量的86%。需要注意的是,此数据指的是稀土氧化物储量。一个矿床是全球已探明总量的5倍多,显然不符合自然规律,所以6.98亿吨指的肯定不是稀土氧化物储量。另外,根据报道中提到的白云鄂博稀土矿储量8亿吨,结合公开资料,白云鄂博稀土氧化物品位为0.8%~8.16%,储量为4,300万吨,可以推断土耳其6.98亿吨稀土指的应该是矿石量。
其次,该矿床并非“新发现”。经向土耳其地质勘探总局(MTA)核实,报道中所说的矿床,名为Kizilca?ren(又写作Kyzylkaoren),坐标北纬39.6333°、东经31.3833°。该矿床是由土耳其地质勘探总局于1970年发现,矿权由土耳其国有矿业公司Etinden公司持有。确定了矿床名称后,我们查阅了相关资料,该矿床Indicated(控制的)稀土氧化物(REO)资源量约13万吨,REO品位为2.78%(Ce + La + Nd + Y),(参考文献:Kaplan, H., 1977. Rare earth element and thorium deposit of the Kizilca?ren. Geol. Eng. 2, 29~34.),远景资源量为470万吨REO(数据来源:标普数据库,2002年12月31日数据)。2010年以来,公司开展了大量新的钻探探矿工程,新增了资源量,但目前还没有公开最新的公司年报和储量报告。
再次,从地质和矿床成因角度分析,单个稀土矿床的规模达到6.94亿吨稀土氧化物(REO)也不靠谱。该矿床成因属于碳酸岩型,是世界上内生稀土矿床的最主要工业类型。矿床位于特提斯构造域,域内已发现多个与碳酸岩有关的稀土矿,分布在巴基斯坦、阿富汗,以及我国川西地区,矿床形成时代为喜马拉雅期,其中Kizilca?ren矿床时代为24.2 Ma。川西的牦牛坪稀土矿属于超大型规模,其稀土氧化物资源量约200万吨(1996年);因而,土耳其Kizilca?ren单个矿床规模不可能达到6.94亿吨,应该是指矿石量。
二、土耳其对世界稀土格局影响有限
土耳其这一找矿发现只是开始,后续对矿体的研究、开发条件、分离技术,以及足够的投资等等,都是决定该矿床能否顺利开发的关键。一般从资源发现到最后进入开发阶段,还需要较长的投资周期。土耳其这个稀土资源的开发最少也是5年之后的事情了,且其对目前世界稀土格局和中国的龙头地位影响有限。
一来,2021年全球稀土冶炼分离产量约为28万吨[数据来源: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原有全球储量就足以满足全世界500年的需求。稀土主要应用于高精尖领域,其实每年用量很小。目前国际市场有中国的长期稳定供应,稀土其实更多时候只是作为发达国家的政治话语关键词,在舆论领域炒的很热而已。
二来,稀土是一类元素的统称。稀土资源可以被分为轻稀土和中重稀土,前者虽然储量多、应用范围广,但后者可用于航天军工等高精尖产业,价格昂贵、可替代性小,属于真正的稀缺资源。而土耳其Kizilca?ren矿床正是一个轻稀土矿(La+Ce占比84.49%),因此其对未来全球稀土竞争影响有限。
三来,全球稀土产业链“龙头”中国,不仅储量占世界原有储量的37%,而且开采产量占全球的58%,冶炼分离产能占全球的90%,三方面都位列全球第一,绝对是主导地位。同时,中国稀土应用技术领域的专利申请量是全球最多的。
三、矿业新闻与国际政治的钩连
矿产开发领域发布的业务新闻,一般需要矿产勘查报告获取的技术数据做支撑。土耳其稀土找矿新发现的信息还只是来自土耳其单方面的报道,尚需要后续的消息证实。
2011年,日本新闻界鼓噪,日本在其领海内的南鸟岛海底发现了1,600多万吨的稀土矿,号称足够人类使用730年。但由于稀土矿产出在南鸟岛海底6,000米到8,000米的深处,放眼全球都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做到从这个海底深度开采资源。日本媒体的兴奋劲头很快就沉寂下来,此后再也没有跟进的消息报道。这与当时的国际政治环境和地缘政治氛围密切相关。当时,美西方等发达国家急切地想在中国之外寻求稀土供应的保障,要想办法把中国排除在全球供应体系之外(供应链脱钩)。日本的稀土新闻燥热事件非常明显地展示,稀土矿产新发现被无可争辩地与国际政治钩连上了。
本次土耳其的稀土找矿新发现,是在北约拱火俄乌战争,并进一步意图东扩、北扩,乃至向亚洲扩张的背景下(日韩受邀参加近期北约相关峰会),土耳其先是反对瑞典和芬兰加入北约;而后在与北约做了压制库尔德工人党势力的交易之后,又同意上述两国加入北约的背景下发布的矿业新闻。土耳其在中东的地位以及国家构想,决定了土耳其不会是一个甘于平庸的国家。这一新闻的发布,与此时此刻的土耳其国际政治操作是否有关,让子弹再飞一些时候就好。
四、稀土找矿新发现为何牵动全球神经
美国在2018年针对中国开展的贸易战,导致公平贸易、互通有无的商业思想在全球贸易行为中受到打击。这迫使一些国家对于资源供应安全产生了焦虑,包括美国自己在内。一直稳定供应全球的中国稀土矿资源,无辜被西方发达国家认为是可以做为中国反击贸易战的武器之一。中国没有这个想法,也不会有这个做法;但是,舆论霸权的美西方重视的是自己的想法,而不是中国的实际做法。其舆论霸权主义和杞人忧天的脆弱心态,让诚实守信的中国稀土行业躺枪。
全球稀土产业链过度集中,西方大国纷纷将稀土作为关键矿产列入重点关注清单。美国从去年开始就大力扶持本土稀土公司,并试图建立更广泛的稀土战略储备。一些西方国家在贸易战氛围下纷纷发布的“关键矿产清单”,也不约而同将稀土列入重点战略性矿种。一时间,山雨欲来风满楼,稀土找矿新发现,成为各国追求的焦点新闻。这也是土耳其发布一条信息含量极少的稀土相关的新闻瞬时引发全球关注的原因。
五、中国与土耳其的合作共赢机会
在当前的舆论氛围和国际追捧稀土的商业气氛中,中国要有定力,并保持开放心态。中国稀土行业在技术、资金、市场等方面的绝对优势地位,一时也是无法撼动的。
当然,中国稀土行业可以主动出击,用自己的行业优势地位抓住机会与土耳其开展合作,相信土耳其对于来自中国的橄榄枝应该是欢迎的。中国的技术、资金、管理等优势,与土耳其的资源优势相结合,形成的强强联合效果,将让中国与土耳其两个国家在全球稀土产供销方面达成“合作共赢”。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中心,张丹丹、洪俊、高永伟综合整理编译;陈秀法审核;张新元发布。原文网址:
https://enerji.gov.tr/haber-detay?id=20996
;
https://1prime.ru/state_regulation/20220704/837377304.html
;
https://mp.weixin.qq.com/s/nsB63JhMufivjWRnBkxI8A
;
https://mp.weixin.qq.com/s/Mn152rYFYJFjvfrglFrSDA
)
全球地质矿产信息网
上一条:
巴西6月对华铁矿石出口环比增加42%
下一条:
法律政策 | 缩小勘查范围如何申请变更登记
To Top
首页
要闻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