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部委联合调研,铁矿石期货暴跌!
6月2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与市场监管总局价监竞争局赴北京铁矿石交易中心开展调研,详细了解今年以来铁矿石交易及价格变化情况,并召开专题座谈会,研究做好铁矿石等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工作。
会议指出,铁矿石价格大幅上涨并持续高位运行,加大了中下游企业生产经营压力,引起社会各方面高度关注。国家支持铁矿石现货交易平台健康发展,鼓励相关市场主体依法合规交易,同时将密切关注现货交易价格变化,及时排查异常交易和恶意炒作行为,对达成实施垄断协议、散播涨价信息、哄抬价格、囤积居奇等行为将依法予以严厉处罚并公开曝光,维护良好市场秩序。
大宗商品市场投机炒作开始降温
消息一出,铁矿期货一路下跌,截至21日下午3点,铁矿期货下跌108元/吨,跌幅高达8.79%,市场情绪受挫明显,原料端因素变动,最后带动整个黑色系行业下跌。值得注意的是,就在4天前,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通过一系列举措,从目前情况,市场投机炒作开始降温,部分大宗商品,比如铁矿石、钢材、铜等商品价格出现了不同程度回落。6月17日,国家发改委价格司与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价监竞争局亦联合赴全国煤炭交易中心调研,了解煤炭市场运行和价格变动情况,也召开了座谈会研究做好煤炭等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工作。会议同样提出,将密切监测煤炭等大宗商品价格走势,认真做好价格预测预警工作,及时了解有关市场主体经营情况,排查异常交易和恶意炒作,严厉打击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等违法违规行为,维护正常市场秩序。同时要求,按照刚出台的《重要商品和服务价格指数行为管理办法(试行)》,规范做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编制和发布工作。数据显示,5月份,国常会多次点名“大宗商品”,要求多措并举帮助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应对上游原材料涨价影响。这些举措包括加强供需双向调节、开展大宗商品市场监管、纾解市场主体生产经营困难等。随后,发改委等有关部门联合约谈重点行业企业及协会,调查核实涉嫌操纵市场、哄抬价格问题有关线索,督促有关市场主体守法合规经营。同时,近日国家发改委还会同市场监管总局、证监会建立了期现货市场联动监管定期会商机制。

国内钢企限产进一步升级
值得关注的是,在国内政策加大对大宗商品监管力度的同时,国内钢铁企业和下游产业链限产的幅度也在进一步升级。在政策推动下,5月份铁矿石进口量为8979万吨,环比下降8.9%,创下近12个月内新低水平。
上周末,全国钢铁产量重点地区——邯郸市发布对钢铁行业加强管控的通知,管控时间为6月19日18:00至6月30日24:00。其中,峰峰矿区、武安市、永年区、涉县四个县(市、区)所有烧结机在现有管控措施基础上生产负荷再减30%,并要求所有钢铁企业一座高炉焖炉,如为单高炉企业无法焖炉,在原管控措施基础上烧结机生产负荷再减10%。
同时,山东已有部分焦企开始逐步执行限产,目前限产比例多为10%至20%,极个别企业限产比例在30%以上。当地多数企业预计后续限产比例将逐步加大,且已做好限产的准备,预计到6月底前会陆续将限产执行到位。
在限产升级的情况下,上周钢厂平均开工率进一步下降。统计显示,上周全国247家钢厂高炉开工率80.21%,环比降0.13%,同比降11.33%;高炉炼铁产能利用率91.67%,环比降0.02%,同比降0.98%;钢厂盈利率86.15%,环比增0.43%,同比降9.09%;日均铁水产量244.01万吨,环比降0.05万吨,同比降2.62万吨。
宝城期货研究报告认为,中期来看,矿石供应未来增量预期较大,且高矿价下预期兑现概率较大,而国内压减粗钢产量和碳中和政策驱动下,中期需求将迎来减量。同时,海外需求复苏难以弥补减量,供增需减情况下矿石中期供需格局将转变,矿价有望高位回落。
总体来看,供应方面,前期备受关注的力拓发运量开始出现了回升趋势,虽全球发运总量波动不大,但供应量开始增长。据相关数据显示,澳洲巴西铁矿石发运总量2613.5万吨,环比增加111.1万吨,高于今年周均235.9万吨。中国45港口到港量2211.7万吨,环比增加161.4万吨。
需求方面,6月开始进入行业淡季,加上限产政策影响,钢厂多检修操作,从上周高炉检修延续及本周新增高炉检修的情况来看,247家钢厂高炉开工率80.21%,环比上周下降0.13%,同比去年下降11.33%;日均铁水产量244.01万吨,环比下降0.05万吨,同比下降2.62万吨。日均铁水产量将继续下降,需求持续缩减,铁矿基本面有转为供强需弱趋势。
库存方面,上周中国45港铁矿石库存总量12088.75万吨,周环比降库278.42万吨。日均疏港量300.53万吨,周环比增2.24万吨。目前在港船舶数145条增3条。铁矿入库出现有增量,港口库存出现增长。
市场方面,受联合调研公告消息影响,市场情绪低迷,短期内或难有较大转变,且下游需求缩减,钢厂采购操作也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