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煤田局开展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研究
日前,福建省煤田地质局开展了“漳浦县玄武岩分布区农用重金属镍、镉污染修复关键技术研究”课题研究。以掌握漳浦县玄武岩分布区土壤中重金属镍、镉的空间分布规律和污染修复关键技术,为闽东火山断拗带玄武岩分布区以及其他地质构造发育区的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和修复提供理论支持和例证。
福建省玄武岩分布范围较广。据介绍,该局在分析研究福建省1:25万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资料时,发现了位于福建省东部的闽东火山断拗带玄武岩分布区中重金属镍、镉含量较高,存在重金属镍、镉的复合型污染,将给当地百姓健康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带来一定的风险。
据了解,该课题将由福建196地质队、福建热带作物科学所携手承担,主要研究内容有三项:
一是开展漳浦县佛昙组地块镍、镉化学特征调查及地理环境数据调查,包括土壤、植物、水等镍、镉含量情况,土壤垂向镍、镉含量情况,了解玄武岩分布区农用地中各地块的镍、镉的化学特征。同时收集该地区种植结构、地形、降水等地理环境数据,绘制漳浦县佛昙组地块镍、镉等重金属地球化学特征调查图。
二是开展漳浦县佛昙组地块重金属高富集乡土植物样本的采集和分析测试,选择重金属镍、镉高富集的植物,为下一步植物修复工作提供植物物种选择。
三是在该县选择合适的农用地,利用生物质炭、植物修复等方法,开展实地修复与调控试验,选择出最优的土壤重金属污染调控集成方案,形成有效的土壤修复技术,开展相应科技讲座,普及当地居民农业重金属防治相关知识。
该课题将总结漳浦县佛昙组地块镍、镉化学特征及漳浦县佛昙组地块镍、镉实地的修复与调控成果,提出土壤重金属镍、镉污染修复技术集成方案,在带动实验区土壤重金属有效态降低、保障当地农产品安全的同时,为其他玄武岩发育区重金属污染的治理与修复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