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朱溪钨铜矿深部找矿突破纪实
当前,我国矿产资源勘查工作面临着新的前所未有的挑战。矿产勘查程度越来越高,尤其是中东部地区,发现地表矿的可能性不断减小,找矿难度不断攀升。目前的勘查现状及矿山案例都表明了深部找矿的必要性、紧迫性和巨大潜力。
由于深部矿床隐藏地下深处,成矿条件和矿床特征与浅表矿床不可直接类比。同时,深部矿床的示踪信息量少,且多为间接信息,因而深部找矿困难大、风险大。江西省地矿局九一二大队于2010年开始承担实施的江西省浮梁县朱溪外围钨铜矿普查,在-1000~-2000米查明333+334类WO3资源量286万吨,刷新世界纪录,超额完成找矿突破战略行动钨矿第二阶段目标,在勘查程度较高的中东部地区实现如此大的找矿突破,与五大“秘笈”密不可分。
深刻研究与创新认识为基础
朱溪钨铜矿床位于钦杭接合带江西段萍乐拗陷带之东端,区域开展地质工作50余年来久攻不下。2010年,九一二队毛遂自荐担纲从未涉足的朱溪外围地区找矿项目,其自信源自对矿区地质深刻的研究与理解。他们全面搜集区内321份资料进行二次研发后发现,区内的成矿条件良好,且化探异常吻合;矿区内已开发的老矿山,勘探深度在500米以内,矿体并没有控制到边界;矿化蚀变向深部有增强的趋势,水平及垂向上矿化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九一二队由此提出正确的找矿思路和找矿方向,在矿区深部及外围主攻找铜的同时,重点寻找白钨矿体。
2010年,九一二队在线索最强的部位大胆布设了首批钻孔,其中位于42线的孔深1085.2米的ZK4207钻孔成功见矿,技术人员坚定地认为矿体往深部尚有延展,决定乘胜追击。2011年设计追加的1700米斜孔ZK4208的测验结果表明,全孔白钨矿体累计视厚度298.82米,并存在最大单矿体视厚度达226.5米、WO3平均品位0.491%,并伴有铜、锌等多种矿化的白钨矿体,这一结果瞬间引爆了九一二队的找矿激情。此后,江西省国土资源厅和省地勘基金中心批复九一二队继续沿42线开展系统钻探探索,由此揭露出一个庞大的白钨矿藏。
九一二队通过细致研究发现,朱溪钨铜矿床有别于传统矽卡岩矿床,其受到地层、岩浆热液、和构造三重因素的联合影响,不仅产于岩体接触带附近,更主要产于岩体外围接触界面之上的碳酸盐岩中,呈似层状产出,矿床规模大、品位富,形成了独特的“朱溪式”矽卡岩型矿床。这一研究成果为朱溪外围普查的战略部署起到了极为关键的指导作用。
方法综合与技艺革新为手段
以往工作团队及九一二队在区域上进行了大量的地质测量、重磁电、化探、重砂、遥感等测量工作,积累下了大量找矿信息,为本次项目优选找矿靶区指明了方向,也为深部钻探找准坐标。
九一二队在钻探工作部署中遵循由已知到未知、由浅到深、由疏到密的原则,采用“以脉找体”“就矿找矿”方法,以42线为重点剖面,成功揭露了厚大白钨矿体,此后向两侧进行探索。累计钻探工作量逾6万米,最深钻孔2222.8米。九一二施工队伍不仅挑战深孔纪录,同时克服溶洞、裂隙、破碎带等复杂构造,创造了江西省固体矿产勘查深部钻探第一的业绩。
与此同时,九一二队通过槽探揭露、地质调查、物化探工作了解地表成矿地质条件和深部成矿信息。团队以重力磁法为主,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复电阻率法为辅,进行深部勘探物探方法技术结合,发现矿体往北东方向延伸稳定,指明了矿区北东方向仍有找矿潜力,为下一步工作指明方向。
而实验室准确、高效、及时的检测结果为项目提供了决策依据。九一二队实验室如一双“火眼金睛”,5年时间内完成测试化学样品1.7万余件,为朱溪外围30-78线普查提供了精准检测结果与数据。
资金支持与科学管理为保障
矿产勘查本身属于风险投资,需要充足资金支持,朱溪矿区深孔钻探单孔经费需花费数百万元。2008年成立的江西省地质勘查基金管理中心为此次宏大的找矿项目提供了坚实的资金后盾。此外,2013年,省地勘基金向中央地勘基金寻求合作,共同为朱溪项目注资,创建了两级基金协调联动典型模式,再次加速了朱溪找矿突破。截至2015年,两级基金共投入勘查资金超一亿元,产出的钨矿经济价值则达到了千亿元级。
庞大的地勘项目更离不开科学高效的管理工作,朱溪钨铜矿普查更是如此。项目管理中,项目严格按照基金项目流程进行立项、设计、专家评审等,每个环节严谨缜密;经费管理中,经费进行概算、预算、决算,期间接受基金中心审查及现场监理审查;质量管理中,九一二队项目建立了大队、院及项目组三级质量监控体系,不断强化质量监督,并在省国土资源厅组织的野外验收中获得优秀级,为项目顺利实施奠定坚实基础。
出色团队与多方合作为核心
九一二队找矿经验丰富、敢闯敢拼,并成立有院士工作站,引进包括翟裕生院士在内的众多高校、科研院所专家团队,为朱溪外围钨铜矿普查储备了丰厚的智囊团。同时探索创新、敢冒风险,他们根据矿区42号勘探线以往成果显示有近50米宽的铜钨矿化,大胆认为这就是打破僵局的关键线索,采用“就矿找矿”方法,抓住了金钥匙。在此后的项目实施过程中,九一二队注重科研攻关,主导承担了《江西朱溪铜钨矿成矿规律与预测研究》等多个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科研专项,有效指导了朱溪外围及塔前-朱溪-赋春找矿远景区地质找矿工作。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九一二队大胆的找矿设想若得不到江西省国土资源厅、省地勘基金中心、省地矿局的支持也难以实现。在九一二队立项初期,就得到了厅局的关注与支持。当九一二队申请实施后来证明是至关重要的ZK4208孔时,曾一度遭到反对,因为他们引以为据的ZK4207孔的白钨矿品位不高,铜矿也不理想,而深孔的耗资巨大。在决策关键时刻,省国土资源厅勇冒风险、坚决支持了深孔计划,由此为九一二队提供了圆梦舞台。
顶层设计与科技部署为推力
矿产勘查工作是服务国民经济的重要环节,正确的顶层设计与科技部署计划将加速实现找矿突破。
2008年12月,江西省国土资源厅向省委、省政府提出了“江西省紧缺和优势矿产资源保障工程”实施方案。2010年11月,国土资源部提出在全国组织实施“358”找矿突破战略行动。这些都为朱溪项目的上马与快速突破提供了有利的先决条件。
2017年,朱溪外围普查项目再次迎来两大突破机遇。
一是国土资源“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制定了“三深一土”科技创新战略。江西省国土资源厅批复朱溪项目开展深部探测示范工程,计划实施3000米深地探测,让九一二队再次逐梦。因为他们发现,朱溪矽卡岩矿物温度、蚀变分带以及云英岩化特征都显示更深处的“第三台阶”存在更强岩浆活动,有必要研究其矿化及“三稀”特征,探索钽铌矿潜力。九一二队专门组建深部钻探工作组,并组织深钻技术培训班、深部钻探调研、设备采选等,先后投入数百万元,目前该孔施工技术方案已通过专家评审,进入机台组搭建等准备工作。
二是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咨询项目“地下明灯计划”在朱溪矿区及外围等地开展试验工作。中科院院士陈顒亲自挂帅,将使用新的地球物理探测手段,进行多种地球物理方法联合探测,为“地下明灯计划”在深部找矿的应用提供范例,力争实现“天上有北斗,地下有明灯”。此项计划在朱溪矿区的实施,不仅对深部找矿具有指导意义,而且具有划时代的重要科学意义。
过去的5年,是砥砺奋进的5年,也是朱溪外围普查项目突飞猛进的5年,且仍有着巨大的潜力与众多的未知等待研究团队去探索。朱溪深部找矿作为风险投资范畴,有一定的偶然性,但更多的是其必然性。我国深部找矿事业仍任重而道远,相信只要继续做好这五大工作,就会结出更多“朱溪式”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