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平原区填图试点创新出成果
8月9日,江苏省地调院提交的“1:5万港口、泰县、张甸公社、泰兴县、生祠堂镇幅”平原区填图试点项目成果通过评审。
据介绍,这个项目是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特殊地质地貌区填图试点” 二级项目所属的子项目,项目起止时间是2014年1月~2016年12月。江苏省地调院项目组通过开展深覆盖冲积平原区填图试点工作,取得一系列创新性成果。
首先,项目组查明了测区第四纪地层层序,建立年代地层格架,开展多重地层划分对比,还原区域古地貌及岩相古地理特征,总结出区内第四纪以来海侵历史、长江古河道、古气候环境演变规律等,揭示了基岩面的起伏变化和隐伏岩石地层的构造特征。
其次,项目组针对长三角冲积平原区地质地貌特点,提出采取遥感解译、槽型钻揭露、地质钻探、地球物理勘查等有效技术方法组合,以此为基础建立浅表、第四纪松散层、基岩等不同层次的三维地质模型,客观表达多层次地质结构特征,丰富了平原区1:5万填图成果表达,探索不同层次填图成果的应用领域,为平原区1:5万填图的地质图件表达及成果应用提供示范。
第三,项目组利用获取的浅表岩性结构、厚度、初见水位等综合地质信息为浅层地下水防污性能评价和海绵城市建设适宜性评价提供基础地质资料;通过第四纪地质结构初步分析和三维建模,可为地下空间探测和利用提供了考信息;利用深部地球物理勘查数据和地质钻探,初步评价了测区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条件和深部地热资源开发条件,可为绿色能源开发提供基础性地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