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引领页岩气调查突破
对于地质调查事业,科技创新应紧密围绕中国地质调查局提出的“五问”标准:一问是否解决能源、资源、环境、灾害或基础地质问题;二问是否实现转化应用和有效服务;三问是否促进科学理论创新和技术方法进步;四问是否促进人才成长和团队建设;五问经费是否依法合理使用。油气调查的科技创新要与社会需求紧密相连,同时注重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与应用。
依托理论和技术创新,页岩气调查工作近年来取得了一些良好效果。黔北地区安页1井取得的重大油气突破成果的取得就是依靠理论与技术两方面的创新所取得的。
通过对南方复杂构造区页岩气成藏条件的系统研究,创新提出了深水陆棚相页岩、稳定的构造保存、地层超压“三位一体”的页岩气富集理论。在钻探目标区优选过程中,通过创新性应用页岩“甜点”预测及地层压力预测等新技术,有效提高了勘探精度。通过总结该井二叠系栖霞组天然气、志留系石牛栏组致密气、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气和奥陶系宝塔组天然气的“四层楼”油气成藏模式,提出复杂构造带逆断封堵向斜成藏、常规与非常规油气“同生共存”新理论,丰富了我国非常规油气成藏理论和模式,实现了由传统的盆地找油气向造山带找油气、由正向构造找油气向负向构造找油气的两个历史性转变。
通过对南方页岩气古老层系的调查,创新提出了古老基底周缘页岩成熟度低、保存条件较好的认识。在此基础上,通过调查工作的实施,优选了黄陵背斜南翼宜昌长阳、汉南古陆周缘陕南汉中和雪峰山西缘慈利—黄平等一大批下寒武统页岩气有利区,并实现了鄂阳页1井等钻井在震旦系陡山沱组和寒武系牛蹄塘组最古老层系页岩气重大发现。
创新是有路径可遵循的。随着油气页岩气地质调查与勘探实践的深入推进,我们遇到一些新挑战和新需求,例如二维地震多参数页岩油气“甜点”预测、复杂地层钻完井、页岩油气地质调查井小口径压裂、压后微地震监测及地下水与地质环境监测等技术难题。一旦这些科技难题被攻克,对于提高油气页岩气地质调查成果水平都将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申请国家重大专项及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可以针对性对上述新课题进行有效攻关。
通过近年来油气地质调查方面创新实践,我们认识到创新不能停留在口号,需转化为行动及结果,实施有目的的科技创新,不断取得理论和技术新突破。同时,注重创新人才的培养和选用,遵循中国地质调查局提出的“五不唯”:不唯资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论文、不唯奖项,破除约束机制,不断提高和增强科技人才的创新能力和意识,释放创新人才红利,逐渐形成一支科技创新人才梯队,为后续成果的取得奠定人才基础。
(作者系南方页岩气基础地质调查工程首席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