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山垅钨矿:一个养活了数十万红军的矿山
在井冈山根据地成立之初,有这样的一座矿山,从1932年到1934年10月红军长征前,总计创造了620万元的财富,养活了数十万红军,维持苏区政府的运作,对反击国民党对苏区的围剿和经济封锁起到了重要作用,它就是江西省大余县西华山铁山垅钨矿。
1930年10月到1931年9月,国民党军对红军发动了三次“围剿”,在毛泽东、朱德的指挥下,红军取得了胜利,并使赣南、闽西根据地连成一片,创立中央苏区。
国民党军对苏区严加封锁,布匹、药品、食盐等异常缺乏。当时,一斤钨砂竟换不到一两盐或一尺白土布……毛泽东转战赣南谋求更为广阔的生存、发展空间,沿途但见矿井星罗棋布、钨砂晶莹闪亮,久困弹丸之地的红军官兵眼界大开,情不自禁地为之欢呼、喝彩。朱德极目远眺,赞不绝口:“‘特矿之首’,果不其然;‘世界钨都’,名不虚传!”毛泽东触物兴怀,踌躇满志:“若得赣南钨矿资源,何愁给养没有着落?何愁革命不能成功?”
1907年德国传教士在江西省大余县西华山发现钨矿,以后又在崇义、全南、安远县境内发现大型钨矿,从此揭开了中国钨矿开采的历史。当年赣南钨砂的储量和产量都居世界第一。1930年代初,德国开始复苏,军事工业急需大量钨砂,于是在广州等地开办公司,赣南钨矿产业初具规模。1931年12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临时政府财政人民委员部和国家银行,根据毛泽东有关发展苏区经济工作的指示精神,提出了“拟定恢复和提高钨砂生产”的方案。
1932年初,毛泽东派他的弟弟,时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银行行长的毛泽民到赣南调查。毛泽民先来到大余县铁山垅矿区,走访会挖钨矿的工人,进行调查研究,动员了500多名工人成立了公营铁山垅钨矿。这是苏区第一个公营钨矿。随后,毛泽民又来到仁凤山(亦称盘古山)。这是会昌、安远、于都三县交界的山区,1922年美、英、德、日相继在这里投资办公司,开矿收钨砂。1930年红军曾来过,与当地民团作战。1931年8月民团放火烧山,山上1000多工棚被毁,矿工被迫出走。第三次反“围剿”取得胜利后,当地成为苏区。
调查之后,苏区银行出资,毛泽民开办了“中华钨砂公司”,亲自兼任总经理。公司成立后,苏区政府统一组织生产和收购钨砂,钨砂的销路有了保证,政府收购价格实惠,矿工多产砂,多挣钱,生产积极性得到了很大提高。1933年,中华钨矿公司所属公营钨矿开采、合作社收购的钨砂,总量比1932年增加了将近4倍,仅铁山垅和盘古山二矿的产量就由1932年的648吨上升到1753吨,截至1934年10月,中华钨矿公司共开采、收购钨砂4193吨,公营钨矿职工发展到5000余人。为了解决运输问题,苏区政府通过苦力运输工会组织了100多人的运输队,负责运输钨砂和矿山的生产生活物资。赣县江口外贸分局有20条木船往返于白鹅墟、三门滩和江口之间,运送出口钨砂到广东交易。
钨砂的丰厚利润引起了广东军阀陈济棠的觊觎。1932年6月,粤军调集6个团的兵力向大庾集中,企图占据赣南。7月初,彭德怀指挥红三军团首先在大庾东北击溃粤军4个团,粤军退守大庾,同时林彪的红一军团攻占南雄以北梅岭关。粤军五个师分别由韶关、信丰向大庾、南雄急进,企图从南北两个方向合击红军。红军向南雄以东的水口方向截击,击溃粤军第4师两个团,迫使其余部退守水口。随后红军对水口发起总攻,击溃粤军10个团,迫其退守南雄。
南雄水口之战,使陈济棠知道了红军的厉害。红军出于统战考虑,主动从韶关、大余和南雄撤兵,并遣返了上万粤军俘虏。经此恩威并施,陈济棠改为与红军合作。他消极应付蒋介石“围剿”苏区的部署,南线渐趋稳定。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获胜后,进入全盛时期,总面积达8.4万平方千米,控制了大部分赣南钨矿资源。
在蒋介石对苏区进行全面经济封锁时,中共和陈济棠的部队达成钨砂交易秘密协定,将国民党对苏区的经济封锁撕开了一个口子。当时苏区的土特产都无法出口到白区,盐、粮食、布匹等物资也无法进口,唯独钨砂可以通过陈济棠的部队向广东出口,并且还能卖个好价钱。
1933年8月12日,毛泽东在赣南17县经济建设大会上做的《粉碎五次“围剿”与苏维埃经济建设任务》报告强调了商业贸易工作的重要意义:“一方面把苏区多余的粮食,有计划地(不是无限制的)运输出口,卖得高价,不受奸商的中间剥削,从白区换得现洋,购买必需品进来。努力发展农业生产与手工业生产,使明年的收成更加增多。使钨砂、木头、樟脑、纸张、烟叶、夏布、香菇、薄荷油种种特产恢复过去的产量,并把它们大批输出到白区。比如钨砂,就是一种很有希望的工业,因为帝国主义军事工业的需要,这个钨砂出口是有极大希望的。我们要准备几千几万人去开钨砂矿。”
1934年9月30日,中央苏区东线的最后一道屏障松毛岭失守,中央红军主力被迫陆续撤出战斗,踏上了漫漫长征路。红军长征后,中华钨矿公司和外贸总局及其分支机构相继关闭、歇业或停止运转,来不及卖掉的钨砂由留守部队带领群众转移或就地掩埋。至此,中央苏区的钨矿开采告一段落。
红军长征后,陈济棠部队于1935年3月进驻铁山垅和上坪,廉价收购钨砂。“还乡团”、“保安团”等地方反动势力成立“联保办事处”,残酷迫害曾为中华钨矿公司挖钨砂的工人等,从此铁山垅矿区萧条冷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