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负债率管控线提高5%
负债率管控线提高5%,将加强考核约束,通过债转股等多渠道补充权益资本
国务院国资委提供的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国有企业资产规模、营业收入、利润增速创五年来最好水平,在重大工程和科技创新方面也取得了众多进展和成果。
“今年开局继续保持良好态势。”肖亚庆介绍说,今年1-2月,中央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1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9%,实现利润2066.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2.6%。
与此同时,杠杆率、债务风险情况也开始凸显。全国政协委员、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就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在企业债务方面,要把控制国有企业债务作为今后控制总债务的重中之重。
首要措施是强化分类监管。据介绍,国资委确定了一个能够保证企业稳健发展的合理资产负债率控制标准,分为三大类,工业企业为70%,非工业企业为75%,科研设计企业为65%。
同时,加强考核约束。肖亚庆介绍说,国资委将加强考核约束,把降杠杆、减负债作为一项主要内容,来考核各个企业年终完成的情况。
此外,多渠道补充权益资本。国务院国资委数据显示,2017年中央企业通过股票市场和产权市场募集资金3577.8亿元,较2016年翻一番;通过境内外债券市场筹集资金近1.6万亿元。
与此同时,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是监管层推动国企去杠杆的关键路径之一。据介绍,近年来,各央企和债权方已经签订了债转股意向协议1万亿元,2017年落实1800亿元。
他坦言,在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下,央企国际化更难、风险更多,对监管也是新考验和重大课题。下一步将支持鼓励央企“走出去”,并完善央企国际化中的监管措施。
更值得注意的是,打好防风险攻坚战,离不开国资国企改革创新。肖亚庆表示,今年要按照十九大和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把已经确定的国企改革“1+N”系列文件的落实往深里推,往实处做。
“去年中央企业集团层面按照公司法注册完成了公司制改革,这只是第一步,下面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推进集团的股权多元化和混合所有制改革。”肖亚庆表示,这个过程是开放的,乐于看到国外企业参与国企混改。
十九大提出,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国务院国资委副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岗在记者会上表示,对于国资监管来说,这意味着要从“管企业”为主向“管资本”为主转变,重点是“放活、管好、优化、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