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盾2018”将深入督查自然保护区

发布时间: 2018-07-16 点击数量:0  来源: 中国矿业报 本报记者:李平

生态环境部近日通报“绿盾2018”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专项行动进展情况。目前,生态环境部已分3批下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省级自然保护区、长江流域自然保护地的重点(疑似)问题清单。这些问题主要包括违法建设采石场、工矿用地、能源设施以及核心区缓冲区的旅游和水电设施等。相关部门要求各地及时组织核查处理。

今年3月,原环境保护部等七部门联合启动“绿盾2018”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专项行动,对469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及687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和长江流域相关自然保护地进行了遥感监测,梳理问题线索。

生态环境部通报称,2017年下半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遥感监测发现4034个疑似问题,其中新增或扩大的疑似重点问题约280处;2016~2017年省级自然保护区遥感监测发现9425个疑似问题,其中新增或扩大的疑似重点问题约870处;2016~2017年长江沿线各级自然保护地遥感监测发现1713个疑似问题,其中新增或扩大的疑似重点问题约65处。

据了解,生态环境部根据审计反映、媒体曝光、信访举报等,共发现61个重点问题线索,涉及22个省份,46个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此外,还发现大量自然保护区基础工作和能力建设不足问题。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有16个省区的60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没有独立管理机构,有26个省区的114个省级自然保护区没有管理机构;部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存在图上面积与公布面积不符的情况;有24个省区的156个省级自然保护区未提交自然保护区范围与功能区划备案材料;自然保护区勘界立标工作普遍滞后,警示警告设施不足。

生态环境部表示,将继续深入开展“绿盾2018”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专项行动。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建立自然保护区问题整改、查处台账,联合相关部门对全国各地自然保护区问题排查整治工作进行巡查,力促“绿盾2018”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专项行动取得实效。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