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改基金首单花落中国中冶 油气等7领域混改接连破题
导读
国改基金首单花落中国中冶 3500亿再添"混改"想象力
油气等7大领域混改接连破题 专家提醒需防资金炒作
国改基金首单花落中国中冶 3500亿再添"混改"想象力
自成立之初,有关中国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国改基金”)何时会落下第一枚棋子,市场就一直颇为期待和关注。
1月11日,这一谜底终于揭晓。当天午间,中国中冶(601618)发布的最新定增结果公告显示,国改基金赫然出现在认购者之列。后者拟以出资9558.19万元,认购前者发行股份中的2476.22万股。
这是去年9月26日国改基金成立后,第一次投资于A股市场。
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对21媒体记者表示,随着国改基金首单落地,不仅具有标杆意义,或也预示着后期将继续在资本市场有所布局。除此之外,他表示国企改革步入深水区,“混改”将成为年内的主旋律。
21媒体记者亦就此多次联系中国诚通,但电话一直无人接听。
国改基金首单落地
虽然此次国改基金仅认购中国中冶此次定增股份的1.5%,但做为其在A股市场中的首秀着实赚足了眼球。
公开资料显示,2016年9月26日,国改基金于北京成立,构成股东则包括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601857)化工集团公司等10家大型央企,预计总规模为人民币3500亿元,首期募集资金则达1310亿元。
对于为何首单会选择中国中冶,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对21媒体记者表示,国改基金设立的目的即是结构调整基金,这意味着存在的意义便是促进企业从旧动能向新动能的转换,实现转型升级,而目前中国中冶的情况,则正好符合这一情况。
“(国改基金)可以说是国企改革的启动资金,能够满足政府施行供给侧改革的需要,同时这一基金设立的目的是促进企业的转型,并实现盈利,从而又能吸引社会资本的跟进,这才是未来方向。”李锦说。
实际上,在去年9月国改基金成立时,其对未来将进行投资的领域便进行了圈定。彼时,国改基金表态,之后重点投资的领域将有四块,即战略投资领域、转型升级领域、并购重组领域和资产经营领域。
其中,四大领域又有各自的细分,如战略投资将重点投资国防军工、战略物资储备、石油天然气主干管网等;转型升级将通过并购重组实现传统产业与战略新兴产业、消费升级领域等的对接,推动央企转型升级;并购重组的重点为装备制造、建筑工程、电力、钢铁等传统行业领域中央企业间的强强联合;资产经营则着重助力钢铁、煤炭、电解铝、水泥等产能过剩行业的“去产能”,以及僵尸企业、低效无效资产的清理等。
“国改基金的设立,不应该成为单纯政策层面的工具,而应具备市场性质,将改革的方向真正从‘管企业’转变为‘管资本’。”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室研究员袁钢明对21媒体记者说。
“混改”持续撩动市场神经
随着国改基金首单的落地,其带给市场的冲击也直接表现在中国中冶的股价上。
在发布上文有关国改基金的公告后,股价“波澜不惊”了快一整天的中国中冶,突然于午后两点一刻时被突然拉升,一度触及涨停。尽管此后稍有回落,仍以6.69%的涨幅,报收5.10元/股,引领“中字头”央企的风骚。
不过,当天另一只混改题材大盘股中国联通(600050)的股价走势,却有点意外。午后开盘,中国联通的股价一路震荡下行,在接近收盘时更差点触及跌停,但最终仍跌8.49%报收6.90元/股,成为“砸盘者”。
西南某券商宏观策略分析师对21媒体记者表示,中国联通自去年10月11日以来,3个月大涨79.13%,远超大多数A股走势,“此时回落也比较正常”。
实际上,在1月11日当天的央企股价走势中,多数反馈的并不是积极面。尽管有中国中冶的大涨,但中国石化(600028)、中国国航(601111)等12只“国”字头公司均出现下跌,占整个同类型企业的比例达64%。
但是,有关国企改革仍将引领市场潮流,其中今年更将成为“混改”破冰年的观点,仍多被业内专家认可。
李锦表示,随着央企“6+1”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正式推出,国企施行混改自上而下的形式,将使得这一改革真正取得成果。
“随着一直难啃的垄断行业推行混改,对整个国企改革有牵引作用,我认为2017年将是混改的落地之年和重点突出年。”李锦说。
上述宏观策略分析师则对21媒体记者表示,随着发改委表明“推进混改是深化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后,混改的迫切性与重大意义则不言自明。
“混改的目的,在于允许乃至引入更多的非公资本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这也是实现改革任务可探索的有效途径,所以这一概念在今年将有望继续强势,成为市场的希望之火。”该策略分析师说。(.2.1.世.纪.经.济.报.道.)
油气等7大领域混改接连破题 专家提醒需防资金炒作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打响了国企混改“发令枪”。新年伊始,中国铁路总公司和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即表态将开展混改,中央定调的混改七大领域已有两大领域的代表性央企宣布了混改路线图,预计民航和通信紧随其后,包括天然气在内的其他领域的央企混改计划也将陆续公布。
据去年底国资委改革通气会消息,国企功能界定分类基本完成,定量复核后即可公布,与之相配套的分类考核方案也已经制定。这意味着,分类基础上,不同类型的国有企业也将有不同的混改路径。
随着混改概念日渐升温,资本追逐也表现积极,资本市场混改概念股大涨。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对媒体记者表示,资本入局为混改提供资金支持的同时,在股市上也不乏投机炒作的成分,这与以混改搞活机制的改革目标相悖。
多个央企传递混改信号
自去年12月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将混改作为国企改革“突破口”,在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民航、电信、军工七大领域“迈出实质性步伐”后,国企集团混改消息便频出。
1月3日,中国铁路总公司年度工作会向市场传递了明显的铁路资产证券化的信号。中国铁路总公司总经理陆东福提出,推进铁路资产资本化经营,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随后,1月4日,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印发26条混改指导意见。
而在去年9月28日,国家发改委召开专题会,研究部署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相关工作。东航集团、联通集团、南方电网、哈电集团、中国核建(601611)、中国船舶(600150)等中央企业列入第一批混改试点。12月20日,中国石油(601857)召开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五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集团公司市场化改革指导意见》和《集团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指导意见》。
如此看来,中央确定的7个领域混改均已有所破题。对比过往竞争性行业混改案例,机构研报判断,本轮混改重点针对垄断行业,电力、石油、天然气等七大垄断行业所涉及的央企集团超30家,混改有望全面开花。
在7个领域中的央企,除了上述已有相关混改动作的央企外,还包括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中国海洋石油公司、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国家电网公司等。
一般说来,军工、电力、铁路等领域带有自然垄断的性质,也关系到国家安全,在此前的改革中,这些领域的国企体量巨大,也是混改最难啃的骨头,采取适当方式将是混改成功的关键。
李锦告诉媒体记者,“资产证券化、科技型企业开展员工持股,结合产业链在部分业务引入民营资本为战略投资者,都是垄断领域央企混改可以采取的方式。”
另外,机构研报分析,电信领域重点关注民资入股电信央企推动集团董事会建设,业务融合,实现电信产业进一步释放。油气领域管网分离将是重点,中石油改革可能在管道领域和油气领域通过试点逐步推进。
资本炒作影响混改目标
除了央企混改快速推进,在地方上,随着各省份“两会”陆续召开,国企混改同样受到重视。河北省长张庆伟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深化国企国资改革,推进国有企业10项改革试点,以及支持民营资本进入电力、机场、电信、市政等领域。另外,甘肃、新疆、宁夏等省份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有推进混改相关表述。
方正证券(601901)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表示,地方混改的看点主要来自于当前推进速度较快,未来有明显思路的省份,如广东、上海、山东、北京等。这些地区大多数为改革前沿地区,考核压力大,其中上海推进快速有效,成为国改排头兵,其他地区也积极推进混合所有制,通过成立国资运营平台、引入员工持股计划或外部投资者、资产证券化做优做强国企。
随着混改升温,资本市场望风而动。各大券商研报几乎均将混改主题作为推荐关注的重点。A股市场上军工、民航等板块也不时受到追捧。
但是南方航空(600029)在1月11日早间澄清南航集团并未制定混改具体方案,且混改仅限于集团层面,未涉及本公司。开盘后,南方航空股价随之下跌。这种局面不免让投资者回想起去年一旦有关于国企重组的消息,相关股票便应声大涨的局面。
李锦告诉媒体记者:“目前股市的动力来自于资产配置的需求,去年投资者应对‘资产配置荒’的方式是投资房地产市场,但中央明确‘房子是用来住的’后,房地产用于配置资产的作用减弱,股市再次成为投资者的选项,因此混改概念股便成了部分投资者的首选。”
对于资本的追逐,有业内专家也表示需要警惕风险。和信投顾金融证券分析师肖玉航认为,上市公司业绩分化,股票市场自身许多品种估值风险体现,不少地方国有企业出现业绩下降且估值较高的市场情况,尽管国企混改能够改变一些企业的性质构成,引来民营资本的加盟,但对于诸多企业来看,并非所有企业都是机会,相反概念性的炒作过后,也可能体现较大的市场估值回归风险。
“推进混改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国企经营效率,为民营资本提供投资机会,从而壮大实体经济的发展,但是如果混改变成资本市场上的炒作对象,不仅会增加风险,还会影响混改目标的实现。因此在推进混改的过程中,也需要警惕一些炒作现象。”李锦对媒体记者表示。(.每.日.经.济.新.闻.)